国学·周易与易经

提起国学,大家脱口而出的想必是《论语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,而后便是《易经》这些,随着《盗墓笔记》《鬼吹灯》等小说的兴起,很多人《周易》等涉及未卜先知等玄学成分的知识愈发有兴趣。

其实,周易并非只是单纯的算命书,作为传统哲学,周易对后世影响颇深,尤其是对于堪舆、传统医学方面的影响更为深远,明代杰出的医生张景岳在其著作《医易义》中提及到:“《易》具医之理,医得《易》之用,医不可无《易》,《易》不可无医”。黄帝的《内经》、神医扁鹊的《难经》、医圣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等等,这些最经典的中医学著作,无不在书中始终贯穿着《易经》的阴阳学说、五行学说、藏象学说、类比思想和卦爻数理,其中的阴阳学说更是中医传统医学朴素辩证法的核心,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,并广泛应用于阐释人体生理、病理、诊断、治疗和预防,同时也奠定了中药学关于四气五味的基本法则。

《易经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著作,是经典之一。它由《易经》和《易传》两部分组成。《易经》是《周易》的核心部分,主要由六十四卦和卦辞组成,每一卦由六个爻(阳爻或阴爻)组成,通过这些卦象和爻辞来解释宇宙和人生的各种现象。

《易传》则是对《易经》的解释和阐述,包括《系辞》、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等十篇,相传由孔子及其弟子所作,是对《易经》的哲学和道德思想的进一步发展。

《周易》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,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了重视。它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,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、宇宙观、人生观和方法论。《周易》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哲学、文学、艺术、医学、军事、管理等多个领域。

《周易》的核心思想包括阴阳五行、天人合一、变易不居等。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,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。通过学习《周易》,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和社会的规律,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。

《周易》的学习和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至今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,对《周易》的研究和教学也占有一定的地位。同时,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深,《周易》也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了解和研究。

易学,相传有夏代的《连山》、商代的《归藏》、周代的《周易》,1973年初,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《周易》,1993年3月,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《归藏》,《连山》据传已失传,但现在有说贵州已经发现,是真是伪有待考证和解读。

无论如何,《周易》作为传统文化,应当科学的予以解读,去体会其传统哲学思想,而非将其用于卜卦、算命,甚至用于封建迷信的骗取财物。

都江堰律师法律服务,电话微信同号:13088289315